requestId:688faa8d1c7ae4.90339980.
初春時節,近5000名代表委員匯集首都北京,共赴一場春天的盛會。來自天南地北、身處各行各業,他們帶來國民群眾最真誠的囑托和期盼。
這些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億萬國民戰貧、抗疫、反腐、鑄魂……氣吞江山的史詩畫卷中,記錄下一處處鄉村的舊貌新顏,一個個群體的命運轉折,一片片地盤的滄桑巨變。
明麗的春景中,代表委員們捎來了國民群眾對總書記的心意——“總書記,鄉親們很是惦念您!”
“總書記給我們當家當得好,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奇藝果影像”
“石拔三年夜姐現在就像更生的梨樹,真都雅。”全國政協委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年夜常委會副主任石紅端詳著參會期間收到的一張照片,高興地說。
照片上,十八洞村梨子寨村平易近石拔三站在自家堂屋中間,抬頭笑著,舉止高雅地召喚游客。
梨子寨得名于一株枝繁葉茂、有著200多年樹齡的梨樹。現在村里最知名的是“年夜姐”石拔三。
2013年11月3日,十八洞村梨子寨村平易近院壩的前坪上,面對圍坐在身邊的長者鄉親,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出了“精準扶貧”理念。
石拔三家是總書記在村里走訪的第一家。
“怎么稱呼您?”
問的人恰是石拔三。她沒出過深山,沒上過學,家里沒有電視,認不出總書記。
總書記親切地答覆:“我是國民的勤務員。”
得知石拔三64歲了,總書記說:“你是年夜姐。”
從那天起,石拔三緊緊記住了這個“勤務員”。
十八洞村是石紅的精記者會準扶貧聯系點之一,是以她常往。2016年,她第一次見到石拔三。此后,她們每年都見面。
石拔三也叫石拔啞,“拔三”意為家里排行第三的女兒。在石拔三人生的前60多年,她像一個緘默的影子,很少說話,也不愛抬頭。年紀年夜了,她彎了腰,走在人群里都看不見。
總書記的到來,喚醒了這個覺醒在貧困中的小山村,也讓石拔三的命運天崩地裂翻天覆地。
現在的十八洞村青石鋪路、板屋錯落,游客紛至沓來,再不見一絲“山高溝深路難走,有女莫嫁梨子寨”的模樣。石拔三家的廚房修睦了,添了電飯煲、電冰箱,還買了一臺年夜彩電。
每當電視上出現總書記的畫面,她總要停下手中的活兒,走到電視機跟前,仔包裝盒細端詳,聽他講話。她最愛看的節目是新聞聯播,因為“里面常有總書記”。
石紅來北京前,在十八洞村的大年“村晚”見到石拔三,那時就覺得她的“精氣神紛歧樣”。
那天,石拔三穿著新衣,專注地看著舞臺。五彩流光映在她的眼睛里、皮膚上,讓她整個人看起來那樣刺眼,那樣敞亮。“誰想到照片里,一個多月不見,拔啞年夜姐又進步了。”
“總書記的那聲年夜姐,就像一個開關,讓她神奇地從內而模型外埠變了……”石紅撫摸著照片,眼眶濕潤,“是那聲問好,給了她從未獲得過的尊敬和鼓勵。”
石拔三家堂屋墻上掛著總書記和她坐在火塘邊聊家常的照片。來北京前,石紅曾問她:“你說再見到總攤位設計書記,你要說啥?”
石拔三說:“就想跟他說,現在我有錢花,吃的也不愁了。總書記給我們當家當得好,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鄉親們很是惦念您!”
從河北阜平駱駝灣村,到江西井岡山神山村、青海格爾木長江源村……10年來,習近平總書記走訪過的幾十個貧困村,哪一個不是換了模樣?像石拔三這樣近1億貧困生齒,誰不曾被總書記密意的話所鼓舞,從此綻放新的容顏?
四川年夜涼山“懸崖村”村平易近的出行難,曾讓總書記“揪心”不已。
告別了由藤條和木棍編成的17段“藤梯”,用上了6000余根鋼管構成的“鋼梯”雖然很隱晦,但她總能感覺到,丈夫在和她保持著距離。她大概知道原因,也知道自己主動結婚,難免會招來猜忌和防備,——新舊天梯的對對比片,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平易近政廳廳長益西達瓦帶到本年兩會上,欣喜地展現給總書記看。
“鄉親們都下來了吧?孩子上學、白叟看病,都下山住了吧?”總書記關切詢問。
益西達瓦高聲答道,搬了一部門,留了一部門。村里發展起了游玩,日子越來越好。
“懸崖村”的巨變,讓同處年夜涼山區的全國人年夜代表、四川昭覺縣慶恒村女村支書吉克石烏感同身受。
本年來京前,彝繡一起配合社的姐妹們打來電話。她們人多口雜地問吉克石烏:“有機會見到總書記?必定把彝鄉變化說給總書記聽,請總書記包裝設計必定安心!”
是啊!何止“懸崖村”、慶恒村……整個昭覺、年夜涼山都在蝶變:產業興了,日子火了,村村建起了幼教點,女娃們背起書包進了學堂。不少村里開起彝繡一起配合社,姐妹們飛針走線,盡力繡出新六合。
本年兩會期間,吉克石烏穿著漂亮的百褶裙、披著白色的“查爾瓦(彝族披風)”走進國民年夜會堂的身影傳回家鄉時,彝繡一起配合社的姐妹又打來電話:
“看到總書記到處奔走,我們想給他披上一件我們親手做的‘查爾瓦’,說一句‘卡沙沙(謝謝)’!”
六盤山區、秦巴山區、呂梁山區、年夜別山區……數年間,總書記的足跡遍布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也留下久長的念想和密意。
地處滇躲接壤處的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獨龍江鄉,曾是云南甚至全國最為貧窮的地區。這里生涯的獨龍族人,是“一個步驟跨千年”的直過平易近族。
2014年除夕前夜,貢山縣干部群眾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報告了多年期盼的高黎貢山獨龍江公參展路地道即將貫通的喜訊。
收到來信后,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主要指示:“非常高興”“獨龍族群眾棲身生涯條件比較艱苦,我一向惦記著你們的生產生涯情況”……
一年后,2015年1月20日,正在云南昆明考核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特意抽出時間,把當初寫信的干部群眾接到昆明來見面。
一見面,總書記就親切地說:“我們并不生疏,因為有書信往來。”
想起這一幕,時任貢山縣長的全國人年夜代表、怒江州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馬正山就額外感動:“獨龍族是個生齒較少的平易近族,但總書記告訴我們,周全小康一個平易近族也不克不及少!”
本年兩會,獨龍江鄉的村平易近們通過5G信號,在智妙手機上就能隨時隨地看到總書記,清楚兩會上的國家年夜事。
當地決定給獨龍江鄉架設通訊基站的時候,曾有一些不睬解的聲音:有了公路,還要網路?
的確,在半年年夜雪封山的年夜山深處,搭建通訊基站的危險性和本錢難以想象,維護的難度更年夜。
“我們當時說,世界上不會有任何一家商業公司往做這種毫無性價比的事,只要我們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才有這樣的決心!”土生土長的獨龍族人、中國移動云南公司貢山分公司副總經理馬春海說。
他和鄉親們二話沒說,身背肩扛、頂風冒雪,穿行在滑坡不斷的山路上,身旁就是不見底的懸崖,終于架設起了一個個通訊基站。
“沒有總書記對平易近生的重視和‘一個平易近族都不克不及少’的真情,就沒有獨龍江的明天。”每次看到年夜山里那些云遮霧繞的通訊基站,馬春海都由衷地贊嘆,“脫貧攻堅是偉年夜的事,總書記是偉年夜的人。”
2019年的這封信,讓鄉親們最開心最難忘。
“你們鄉黨委來信說,往年獨龍族實現了整族脫貧,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得知這個新聞,我很高興,向你們表現衷心的祝賀……”
鄉干部門別用通俗話和獨龍語宣讀這封回信時,一次次被鄉親們歡呼聲、掌聲打斷。
在獨龍江鄉,家家戶戶懸掛著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貢山縣干部群眾代表的照片,處處可見總書記那些“金句”標語。文面女廣場上,總書記與鄉親們書信往來、坐在一路的巨幅噴繪,遠遠就能看見。
獨龍江人還將這份心意轉化成了歌聲。馬正山用mobile_phone打開視頻,放起那首群眾自創的歌曲《幸福不忘共產黨》:
“公路通到獨龍江,公路彎彎繞雪山,汽車進來喜洋洋,獨龍國民笑開顏。啊喲啦喲……喲喲喲……黨的政策就是好,幸福不忘共產黨……”
這10年,這位每年都深刻最偏遠農村,經常出現在最貧困群眾身邊“國民的勤務員”,就像他所說的那樣——
“他們的生涯存在困難,我覺得揪心。他們生涯每好一點,我都覺得高興。”
這是一段發生在兩會上的“超長”對話。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總書記來到青海代表團。貴德縣年夜史家村黨委書記畢生忠發言時,總書記不時插話:“當局給你們補貼了嗎?”“你們現在都種什么莊稼?”“往年牛羊肉價格降了吧?”……
5分鐘過往了,畢生忠發現總書記問起的并不是他準備好的那些“年夜政策”,而是蒼生身邊“細微事”。
20分鐘,這位當了16年“村官”的漢子越說越輕快,越說越開心。
那句縈繞在畢生忠心頭好久的話,終于脫口而出:
“我們那里的老蒼生把您……怎么說呢?喜歡得不得了!”
“至暗時刻我們勇毅前行,只因堅信領路人;風吹浪打我們巋然不動,只因緊靠主心骨”
剛跑完冬奧會火把手的賽道,74歲的張伯禮又“跑”進了全國兩會的“議事廳”。
當了15年全國人年夜代表,他仍然行動不斷:10份議案和建議,不少觸及防疫抗疫。他還有個設法,要總結構成一份周全系統的抗疫經驗報告,“具有史料價值”。
“曉飛江城疾,疫茫伴心悌”。2020年1月下旬,年過七旬的張伯禮授命飛赴武漢抗疫最前線,飛機上,他寫下了這樣的詩句。
在年夜疫來襲的求助緊急關頭,習近平總書記審時度勢,果斷作出了關閉離漢通道的嚴重決策。“總書記的這一嚴重決策,充足顯示了作為國民領袖的政治擔當和政治勇氣。”張伯禮說。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好漢。在以習近平同道為焦點的黨中心堅強領導下,高低齊心戰疫魔,“雷神”“火神”震全球,復工復產保平易近生,武漢“挺”過來了!
回看那段風云激蕩的日子,張伯禮感歎萬千:
“習近平總書記的關鍵決斷、鎮定指揮,是舉國高低同疫魔較量的動力源泉。恰是因為有了總書記的力挽狂瀾,華夏兒女才幹面對世紀疫情而奮勇前行。總書記是主心骨,更是領航人!”
本年兩會,湖北十堰市太和醫院黨委書記羅杰代表帶來的每一條關于國民安康的建議,都貫穿著“國民至上、性命至上”的理念。
總書記同他曾在十三屆全國人年夜三次會議的審議現場,就加強基層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有過一番深刻的交通。
“我在電視上看到你了。”
2020年5月22日,羅杰在“代表通道”接收了媒體采訪。24日,羅杰在湖北代表團審議時發言,剛一開口,習近平總書記就認出了他。
“十堰這次一共有幾多確診病例?”
“病亡率幾多?”
“你們醫院在傳染病方面醫護人員有幾多?”
…………人形立牌
總書記聽得仔細、問得專心,羅杰更是記了滿滿兩頁筆記。
他在筆記上寫下這樣一段話:總書記把國民群眾的性命安康放在至高地位。我們基層醫務任務者要把“性命至上”落實到每一次救治性命過程中。
守護國民安康,要敏捷織牢“防護網”。往年,太和醫院參與成立了湖北首家醫防協同中間,實玖陽視覺現了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把持機構的有用銜接。
“至暗時刻我們勇毅前行,只因堅信領路人;風吹浪打我們巋然不動,只因緊靠主心骨。”羅杰盼著總書記能再回湖北看一看。
同樣是那次代表團審議上,禹誠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帶來了武漢國民的心里話。
“總書記,您到湖北考核時說,武漢國民喜歡吃活魚,要多組織供應。不到一個禮拜,活魚就送到了我們社區。”禹誠說,“有位80多歲的廖年夜爺激動地說,沒想到這么嚴重的疫情,還能吃到鮮活的魚,謝謝黨、謝謝當局。”
講到動情處,禹誠嗚咽了。她從座位上站起身來深深鞠了一躬:“來之前,大師委托我必定要說一聲‘謝謝’!感謝總書記,感謝黨中心,感謝一切支撐湖北和武漢的全國國民和各界伴侶們!”
現在,站在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的講臺上,禹誠經常向學生們講起和總書記交通的這段舊事。“我盼望更多學生清楚那段歷史,讓他們帶著總書記的密意關懷,在人生的途徑上奮力奔馳。”
“自疫情暴發以來,我一共參與了11個省、20場嚴重社區疫情防控任務。”
本年的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上,首都醫科年夜學全科醫學與繼續教導學院院長吳浩委員說,我國今朝采取“動態清零”是最有用、最負責任的做法,我們以最小的社會本錢,獲得了最年夜的效益。
往年的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探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導界委員,吳浩恰是當天聯組會上發言的7位委員之一。